汉字五行里属什么?
这个“五”字到底指哪五行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多年,最近看了一些书,终于有了答案。 古代的汉字系统里,有“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基本概念,也就是“五行”,每个字都有一个偏旁或部首表示它们的属性——“金”旁,“木”旁等等。所以“金水”、“水木”这些词汇里面,“水”的属性是随“金”或者“木”而变化的——因为“水”在阴阳五行里是“润下”的性质,要润泽,就要往下走;如果“金”或者“木”没有阻碍它,“水”就会顺畅地流下去,这就是“金水”或者“水木”了。
但如果“金”或者“木”阻挡了“水”的路,情况就变了,“水”要么流不过来(“木水”),要么逆起来反冲回去损伤自身(“火水”)。 所以看一个字的五行属性的方法是这样的: 这个字有几个偏旁,就把这几个偏旁的字单独拿出来,组成一个新词,这个新词的五行就可以代表这个字的五行。如“林”字,上面是两个“木”字,下面是一个“木”字,两个字用“一”连接,构成“林木”,“木”有两个,而且一多一少,所以就变了一个形,变成了“木水”。又比如“相”,上面是两个“木”字头,下面是“目”和“手”,两部分都是“木”,所以“木木”。有的字上下都一样,那就取中间,例如“周”,“口”在中间,“木”就在两边,“木木”。 如果一个字只有一个偏旁,那很好办,直接以这个偏旁作为这个字的五行就可以了。但有些时候为了书写方便,会将偏旁拆开来,这时就需要结合整个字的意思来决定其五行,不能完全按偏旁来。
关于汉字的五行还有很多说法,以上只是比较主流的解释。 当然,这里只阐述了文字五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五行相生。此外还有五行相克、五行相冲、五行相害等概念,这里就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