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在五行属什么?
“畬”字,《说文解字》释其义为“耕也”、“种麻之地”;许慎认为“畬”字的字形是由三个“田”字组成的,并解释道:“田五亩为畬。”可见“畬”的本义就是种植粮食作物。 引申之,“畬”也可以指代农事或农耕生活:《礼记·月令》有“孟夏之月,农乃莳稼……耘耨之地,以时芟除,谓之畬田”的句子;陶渊明《移居二首》之一有“园畦新雨足,桑柘拂云齐。山崦远烟火,竹坞无耕犁”的诗句。 再引申之,“畬”又有了开辟土地、开垦荒地之意: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剡县有王生者……少孤贫,无父母兄弟妻子,亦不自知姓氏,独与一驴,披苎衣,入剡溪山中,采药卖之。山中有精舍,每夜出,必止其中。人不能测其由。或谓之王道士所居之处。后数年,王道士往还山谷,常经于精舍中歇息。忽见王生将一驴自外而归,意甚轻捷,年约三十许。问其所诣,言‘我将采药去矣’。于是道士遂随而后至,见山上多有药草。” 这个意思下的“畬”,现代汉语已有相应的词表达,即“开垦”。例如“开荒(kāi huāng)”。
再进一步引申,“畬”又有焚烧耕种的意思——因为焚烧后,泥土表层可以更加充分地发酵,有利于草木灰中的钾离子等无机盐类物质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后,进入土壤内部供植物吸收利用。而“烧畬”后的土质,也确实显得格外肥沃,所以“烧畬”又被形象地称为“烧富贵”。这个意思下的“畬”,可以组成如下的成语:“焚林而畋(tián)”“焚薮而渔”“焚林伐翳(yì)”“焚茅烤雁”“焚膏继晷(guǐ)”“焚琴煮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