昑的五行属什么?
“昑”字读作qǐn,是汉语通用规范汉字,第7386号汉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其字形演变如下: 《说文解字·日部》:“昑,日且明也。从日钦声。”清代段玉裁注《说文解字》引《唐韵》曰:“昑,日且明。”即指早晨太阳将升未升的时刻(旭日)。又引《集韵》曰:“昑,星名。”这里说的星是指参宿四(猎户座θ)和轩辕十四(狮子座α)。
由于古代把恒星划分为二十八星宿,而每个星宿都由若干颗恒星组成,所以每个星都有一个名称。据宋代沈括所著《梦溪笔谈·器用》记载:“余观北斗七星,第一颗星谓之‘天枢’,第二颗星谓‘天璇’……第五颗星谓之‘天玑’;第六颗星谓之‘天权’;第七颗星谓之‘天玑’。”“玑”字与“琀”字通假,故《广韵》中“玭”字注引《尔雅•释天》:“五车三星星属牵牛。”可见,在古书所记星图里,由北极星向下数第五颗就是天机(即参宿四),再向下数第四颗就是天权(即轩辕十四)了。
《尔雅•释天》对这七颗星的命名是这样的:“轸,东南之星。翼,西南之星。柳,东北之星。奎,西北之星。斗,北斗七星。牛,牵牛之星。虚,危宿之星。”现在所说的“斗转星移”中的“斗”主要就是指这些星星了。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我还想讲讲“晨”字的来历。因为这个字跟“辰”字一样,都是表示时间的,而且“辰”和“晨”也经常被人弄混。那这两个字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其实,“辰”和“晨”的字形演变过程基本是一样的,只不过“辰”的本义指代的时间更久远些,而“晨”的本义则更贴近我们现在的使用时间概念。
西周金文中已有“晨”字,形体与今天差不多。可见我国古代很早就有“晨”这个字了。 关于“晨”的本义,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解释道:“晨,早寐而寤者。”也就是说“晨”的意思是早晨起来得早有睡醒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