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是什么五行?
“翊”字的五行属性为“木”“土”,因为“羽”的五行属性为“火”,“一”的五行属性为“水”;而“口”的五行属“木”;所以整个“翊”字就共有三行。 《说文解字》里说得很明确:“翊,飞貌。从羽,壹声。”段玉裁注解说:“凡言‘曰’者,皆上声。‘飞曰翱’、‘鸣曰嗷’是也。凡言‘羽’者,皆去声。‘振羽’、‘戢羽’是也。凡言‘一’者,皆平声。‘风一动’、‘云一片’是也。”这里提到了三个重要的概念——音调、语源和字形结构。
(一)关于音调 古汉语中,一个汉字通常都有五个读音:平、上、去、入四个音调和一个变调。其中,阳平和阴平只有一个,阳上去入声分别有两个。例如: 《广韵·弋韵》:“翊,羊亦切,平声。辅翼,古文作‘翊’。” 《集韵·益韵》:“翊,鱼翼切,去声。羽饰。” 根据《说文》等古代字书的记载,以及现代方言的调查资料来看,“翊”有平、上、去三个读音。其平声读音yì,来源于《广韵》中的“羊亦切”和“弋韵”;上声读音yǐ,来自于《广韵》中的“章移切”和“之韵”;去声读音yì,来自于《广韵》中的“於既切”和“虞韵”。 “翊”字的五行为:金、水、木、火、土。与“口”字部的字一样,“翊”字的五行也被分化了,一共有五种。而且这种分化方法很奇怪,居然是按照古代的音调划分的!也就是说,按现代的读音来看,“邑”字的五行应该是土;但是如果按古音来划分的话,它的五行却是金。这是古今音变化带来的五行分化现象。
(二)关于字形结构 如前所述,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形体。而这种多形一体的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读音,也就导致了五行分化的现象。我们来看“翊”字,它就有两种不同的字形: 一种是由“羽”和“辛”组成的象形文字,另一种则是由“言”和“辛”组成的会意字。这两种字形的“翊”字,在古书中常常通用。比如东汉刘熙撰写的《释名·释器用》里有“翣扇,或谓之翣,或谓之翊。”这里的“翣”字就是今天的“扇子”的意思,古人最初创造这个字的时候就是用来指称这种道具的,是一个象形字。这个字由“羽”和“辛”组成且读shà的时候,五行应该是木,这跟“羽”字的五行是一样的。另一个“翊”字则由“言”和“辛”组成,且读yì时,五行是金。
(三)关于语源 “义”和“翊”字一样也是由“羽”和“辛”组成的形声字,只不过“义”的左半边表示意义的“讠”换成了表示声音的“言”。由于“言”在古代属于“儒”部,所以“义”的本义通常是解释经典、教授知识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