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为什么不叫五行?

樊格知樊格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因为“行”字有两个含义,这两个意义不同又经常可以互相借用,所以古代人就分不清了 古代的“形”“声”二字是可以互换的,比如形声字的形部都是“形”,声部都是“声”;反过来也是成立的,例如说一个东西是形,就代表它是这个字的形部(即形体部分),而声则表示它这个字的读音。 所以当古人看到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时,他们很容易就把“五行”解释成五种形态或者五种运动方式的意思上了。 而我们现在认为的五行是按金、木、水、火、土的顺序依次循环相生相克的,这完全是古人的一种比喻而已。 五行的第一个“行”指的是事物的发展变化,第二个“行”则是运动的“动”而不是形态的“形”。因此五行这个词不是指五种不同的形态而是指五种不同的发展运行模式。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用这种非常别扭的解释来解释这么个概念呢? 因为汉字本身具有象形的特点,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本质时往往会被汉字的表象给误导了。 比如说上文中举的例子中的“山”和“申”,在古字形中就有明显的区别,但是现代人很难分清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其实它们的发音差别极大,而且其本意也完全不同——山是表示山峰的形状,而申则是一个象形词,指的是一只手举起的样子,表示举起来,伸展开的意思。 但现在的汉字基本上已经没有了象形的特征,所以人们往往会忽视汉字的象形特点,误把本无关联的物体混为一谈,导致以讹传讹。

举个例子来说吧——“刑”字,它的中间那一点其实是人的脚被枷锁困住的样子,代表着惩罚,而在它的右边那个部件则是“辛”,表示的是秋天的万物开始凋零,象征着肃杀之气。 因此古人将秋季万物凋零的这个意象与囚犯被枷锁锁住不得动弹的形象结合起来,创造出这个表示刑法的“刑”字。 但是现代人由于对古文字并不熟悉,往往只会将其看作是两个毫无关系的部件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生字,从而误以为这就是一个形声字或会意字。 在我看来,要想真正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就要多熟悉一下古汉字的基本构造,这样才能不被现代汉字的简化所迷惑。另外也可以多看一些相关的书籍,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

南韵冰南韵冰优质答主

因为,《尚书.舜典》曰“予(舜)曰四行,以明四德” ,所以称之为“四行”(也作“四教”); 而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元素(或者称为阳离子)被称为“五常”(《中庸》中为“五常”,此处引用自东汉大司徒杨震“五义”之说),并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之一。 “四行”“五常”两者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关系——“五常”中的“仁、礼、智、信”和“四行”中的“刚柔、动静、上下、进退”的阴阳属性是对应的。 所以,后来人们将“四时”——春夏秋冬——对应的颜色分别与“四行”——水、火、金、木一一联系起来并赋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象征意义后,就把它们命名为“五行”了(“四季”在战国时就有了,“四象”就是由“四季”而来的,但是被后世文人赋予更多象征的意义以后才变成我们今天使用的“五行”概念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