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字五行属什么?
《说文解字》解释道,“善事父母者”为孝。 这里将父母分为了两个层面来阐释,即事和父母亲。 “事”是动词,指侍奉、服侍; 而“父母”则是名词性词组,是指父母的身份或地位,而非特指其本人。 所谓“父”在古代是一种官职名,而“母”则指的是司徒的属吏。
所以古人所谓的孝敬父母就是服从他们作为官员和下属的命令。 在这种语境下,孝顺的本质其实就是遵从统治阶级的规定,而不是我们现代人以为的子女对长辈发自内心的感恩与关爱。 再进一步来讲,“孝”在《说文解字》中还有“善事父母者”的解释。 这说明“孝”最初是用来描述对待上级的态度而非晚辈对长辈的关系。那么它的本质也就不是尊老敬贤,而是臣民对君王的绝对服从了。 所以孔子所说的仁、义之道的核心其实是忠、孝之道;孟子所讲的仁义礼智信其实也只是封建王朝的愚忠愚孝、封建礼教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五千年历史最缺乏的就是自由和平等的精神。 而且,由于中国古代的封建皇权制度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以孝为基石。因此从某种方面来看,儒家学说也是为帝制服务的。
事实上,孔孟之所以大力提倡孝道,并不是因为它们具有普世价值或者道德内涵,而是因为它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重要手段——也就是所谓的“君臣父子”。 如果没有这套理论体系,封建帝王就无法把人们牢牢地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得不像罗马帝国一样通过对外征服来维持自身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