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属五行什么意思?
“属”,归属、属于之意;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也,源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后指天地间五种属性,对应五色(青、红、橙、白、黑)、五味(酸、苦、甜、辛、咸)、五脏(肝、心、脾、肺、肾)、五志(怒、喜、思、悲、恐)、五方(东、南、中、西、北)……包罗万象。 人体也有五行,称“人身五行”——金为大肠、皮、肺等;木为肝胆、脉络、神经等;水为膀胱、髓、脑等;火为小肠、心脏、血脉等;土为脾胃、肌肉、皮肤等。
自然界更是有五行:东方为绿,绿色植物多生于东方;南方为赤,红色植物多在南方;西方为黄,黄色植物多位于西方;北方为黑,黑色植物多见于北方。另外,还有“四时五行”——春木、夏火、秋雨、冬水、四季土。 中医理论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面为阴。我们人在中间,只有上下运动,才能保持阴阳平衡。所以古人又提出了“五行循环”的理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还有“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的相生相克关系。
在我国古代,人们把宇宙万物都用“五行”来表示,并使五行分别同一年中的五个季节、人体的五个脏器官以及人物的五种不同品德修养对应起来。属五行的什么,就是具有什么的品德或体质。
成语:五行生克
拼音:wǔ xíng shēng kè
释义: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即“五行”。分别为木、火、土、金、水,并且发现这几种性质的事物还有着相互生克的关系。生者,孕育、促进,相生有利于事物的发展;克者,约束、克制,相克对事物不利。事物之相生是有限度的,过了度就是相克。
成语故事:有一个医生,有一天给人治病回来,经过一片池塘的时候,看见有一个人正站在池塘边的木板上,这池塘是很深的,并且没有桥,这人站在木板上不往这边走,正好也不往那边走,站在木板上就是不动,医生觉得很奇怪,就走过去问他:“喂!你站在木板上不动做什么?”这人一听,更害怕了,“啊!”的一声,跳到水里去。医生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马上回去找徒弟,把徒弟带到这个地方,徒弟来到池塘边一看,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