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五行属什么?
关于见字,我们首先来看看其部首“目”。 《说文解字》中对此有记载: “目,人之所視也,象眼珠形。凡目之屬皆从目。” 可见此部首是像眼球的构造而造的。 而古书中对于人的眼睛形态也有过记载—— “白眼珠黑眼珠各一寸”(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五行志四》) 白眼珠和黑眼珠合称二目。故此部首可以理解为“两目”的意思。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可以认为“见、弁、颜”三字都符合“木”字的定义,所以它们都是属木的字。
不过这样一来可能有些朋友会提出质疑了:既然“见”属木,那为何古人还要在木旁加上一个“白”呢? 这个“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在上面那个古籍中所说的二目之中,黑眼珠为“目”,白眼珠为“白”。这里的白,指的是颜色而不是形状。因此,“目”中的两个部分实际上都可以看作白色的,故而有“白目”之称。 所以,这其实是古代人对眼球构造的一种概括描述而已;至于加一“白”作何解……大概是古人觉得加个白比较好看吧233 以上说的是“见”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同音字——“弁”。
《集韵》中对之解释道: “弁,皮弁、冕弁、爵弁。或省作见。”“三弁”即三种礼帽,下文会做详细解释。 根据此处解释来看,“弁”与“见”读音相同但字形不同,所以二者虽然都有“木”旁,但却并非是同一个字。 那么这种字形之间的区别是怎样的呢? 在小篆时代,字形差异还不大: 后来到了隶书时期,由于书写习惯的原因,二者被写成了完全不同的样子: 再到了楷书阶段之后,这种差别就愈发明显了。 我们通过下图可以看出两者的字形差距有多大: 综上可知,“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而“弁”则是典型的繁体字。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这两种字并非同一字体,所以在判断部首属性时应当加以区分。 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的文章中还会做更详细的介绍哦!
最后再来说最后一个同音字——“颜”罢。
《说文解字》中有对它的描述: “颜,眉目之间也。从页,从竖。” 其中“页”指的就是头,整个字就是“人脸上的位置”之意。从这个意义上讲,“颜”也可以说是属于“木”部的字。 我推荐的答案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