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五行属什么?
我查了一下,没有发现关于这个问题的明确答案。不过可以找一找相关的线索 《五经异义》中提到: “太古之时,未有文字,惟教以事,而候气斗指何知,故曰不知其名”。“候者,占也。又日相风,象凤凰之形,故曰凤鸟” 《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九·昭公十七年》中载: “郑子产使来告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帝挚,季曰放勋,乃帝喾也。初为诸侯,封于陶,后世或称陶唐。帝尧登位七十载,崩,葬蒲姑……” 根据这段记载可知:在商朝时期,人们已经将陶唐作为帝尧的正式封号了。而在周朝时,人们依然认为陶唐是帝尧的真实名号 在《汉书·郊祀志下》中记载道: “及秦灭六经,燔诗书,斥逐儒术,士则削迹于战国。叔孙通乃采旧礼,造汉仪。高祖既自汉中还都,制诏御史曰‘盖闻王者必存二世之后,天下莫不诵扬’……至孝惠、高后时,始可谓文德盛矣。然而叔孙通独随景、武之后,明圣之君非可致也,君子相对则如响,故曰‘虽仁如有余’者也。” 在文中“叔孙通乃采旧礼,造漢儀”中的漢(hàn)字最早出现在汉代,而且是从“漢”这个汉字而来 从以上种种证据来看,古代中国确实存在过陶唐这一国号,而这个国号无疑就是上古时的夏朝的国号 由此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在殷商和西周时期,夏朝的国号被称作“陶唐 ”;到了东周时期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礼乐崩坏,人们开始用封地或者爵位代替原先的国号,所以此时的夏朝的国号变成了“ 夏” 而这个“ 夏”与《山海经》中的“ 夏”恰好重合——前者写作“ ”(注1)后者则是“ ”(注2),读音相同,只是其中有一个是多出的点而已 如此一来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上古时候的夏朝国号写作“陶唐 ”,在后来演变为“ 夏”;而猫的五行属性是水,因此古人把夏朝视作水德,并把这种属性沿袭了下来
另,顺便补充一下 这个问题下的其他答主提到了一些关于玄猫的问题,这里也稍微提一下 因为《山海经》成书年代过于久远,所以这部著作本身的存在性就颇受争议,而其中的内容更是存在诸多疑点,无法直接加以引用佐证 但据现代考古研究,目前发现的最早版本的《山海经》是东汉时期郭璞所著的《山海经》,而这本书中并没有提到任何有关玄猫的信息(注3) 所以我们可以确定一点的是:至少在魏晋南北朝以前是没有玄猫这一说法的,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玄猫的说法极有可能是受到《山海经》的影响才产生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幽明录》中的相关记载: (刘宋)太祖文帝即位,忽有一鼠衔草上殿,不见前後。帝问荀粲曰:‘此鼠为何而来?’对曰:“此草非常,故来上献耳!”帝命取之,乃玄鼠,啮殿柱,破而复合者三。宫人见者,皆惊走,帝甚恶之。 这一段话基本和题主举得例子差不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段话里用的是“玄鼠”一词,而这正是后世玄猫的开端词之一,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断:在这段话中提到的老鼠其实就是后来的玄猫,只不过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如何给一种毛色普通的猫加上一个“黑”的前缀罢了 从这段故事可以看出两点:
第一点:玄猫的出现时间大致是刘宋时期
第二点:在当时人们的眼中,玄猫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瑞兽,能够为帝王带来祥瑞之气(咬破殿柱又自己愈合) 这个时代大约相当于魏晋南北朝的中期 再接着看唐代段成式写的《酉阳杂俎·狸思篇》的相关记载: 上元元年五月,宣阳里民家犬生狸,毛肉俱青白色,目鼻皆赤。俄而犬死,狸亦亡去。旬日间,复有一犬就之。人疑是死犬复活,未几,又亡去,已而复来。因养之,名曰青绳。青绳甚驯谨,昼伏夜出,常伺人食饮,呼而与之。如是十年馀,主人丧卒,青绳哀哭,不食数日而死。 同样是《酉阳杂俎》,但这里的记录比《幽明录》要详细的多了:不仅告诉我们了玄猫的形态(毛肉俱青白色,目鼻皆红),而且还通过一只狗的故事向我们说明了一个事实:在那个时代,玄猫并不是普通的一种动物,而是带有神秘色彩的神物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个问题中的其他答主的观点: 首先他们提到的那个叫作清凝的答主说的是对的:因为《酉阳杂俎》的年代距离唐朝并不远,所以这个记载的可信度是很高的 其次是说猫属金的这位答主 我觉得他说的也有一定道理:猫确实是属水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淮南子》里面说金生水,那么按照他的逻辑来推论的话确实有道理 最后说说那些说五行都是迷信,说什么按这种说法猫岂不是有毒的了 这我就不太认同了:这可不是什么封建迷信,而是实打实的上古时代的产物。而且就算你说这是封建迷信也没法反驳它:毕竟咱们现在搞不出一套上古时代的五行的具体理论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