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属于什么故事?
乐不思蜀的故事,讲的是三国时期,刘备兵败,被曹操所杀。刘备的儿子刘禅投降后,被封为安乐县公,送往洛阳安置。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还让他表演蜀地乐舞,许多蜀国的老兵旧臣在这场宴会上非常伤感,而刘禅却嬉笑自若。司马昭问他是否还思念蜀国,刘禅表示:此间乐,不思蜀。也就是成语乐不思蜀的出处。
从字面理解乐不思蜀,意思是很快乐,因此而忘掉了自己的故土。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在魏军占领蜀国之后,后主刘禅投降后被安置在洛阳,并被封为安乐县公。一次司马昭问他是否还思念蜀地,刘禅表示: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他的旧臣郤正听说之后,告诉他如果再被这样问起应该哭着回答思念故乡。后来司马昭又问,刘禅就如郤正说的那样去答,结果郤正却认为刘禅早已失去故土,故作此态,毫无羞耻之心,再难复得蜀地,于是“乐不思蜀”这个故事就流传开来。
乐不思蜀后来泛指乐而忘本。也指沉湎于某种事物,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