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叫何文君?
据报载,一女孩初出生时,其父母为其取名“何文君”。不料,女孩上幼儿园三天,因这个名字天天受小朋友的嘲笑。小朋友们都叫她“何厕所”,甚至偷偷地在她所坐的凳子周围拉很多屎,让她坐个正着。其父母气不过,将其改名为“何雯君”,并告诉他,“雯”指色彩缤纷、光辉灿烂,“君”指君子、公主,希望能将她装点成慧中的巧女。
无奈的名字还是一个接着一个。上小学后,她又被“外号”盯上了。她住校,星期一交星期天的作业,老师突然对她说:“你的作文本子忘带了,明天一定要带来!” 她吓了一跳,心想,“不要啊!不要再给我取外号了!”但转念一想,也许这个“何文君”的外号,可以像当初的“何厕所”外号那样不被人喊出来而存在?结果,隔天她的日记本子上,果然被老师冠上了“何文君2号”称号。她恨恨地将本子一摔,心想:这个“何文君”简直就像个瘟神,走到哪里都被跟到哪里!从此,无论课堂上还是课外活动,只要她做了什么事情,同学们就叫她“何文君”。
这个名字像标签一样贴在了女孩身上。长大了,工作了,结婚后,有一个女儿,取名“何文君”。女儿像她一样爱干净,喜欢漂亮,也喜欢艺术。她每每看到女儿,便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段因名字所致的童年阴影。她很想对女儿说一些什么,但又没有勇气开口。终于,有一天,忍不住和女儿聊起了自己的童年。女儿听到这里,不解地问妈妈:“那么,你为什么不把你自己的名字改掉呢?”这个问题,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如今,社会在不断进步,姓名也是如此,具有了更多复杂的作用。有人说,名字是一种文化符号,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几乎都在和名字打交道,而且它的影响可能贯穿人的一生。的确,一个好的名字能够让人眼前一亮,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名字却会让人多痛苦一辈子。妈妈的名字给了女儿影响,女儿将把这种影响传承下去。
小编有话说:
从取名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家长的急切心情以及对此缺乏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姓名应当包括字号和排行,作为社会的类概念。人们以文字名为符号代表自己,这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可以理解。但家长不能以此为理由而给孩子起一些不妥当的名字,像“狗蛋”、“狗剩”之类。现在讲究“起名字”,有人把“狗剩”也当成名字了。由于各种社会原因、文化因素,农民里重男轻女的思想仍比较普遍。生下男娃便把名字起得文雅一些,女儿则被叫“狗妮”、“狗丫”等。男孩名多用“金”、“玉”、“宝”、“贵”字旁,女孩名多用“花”、“雨”、“芬”、“英”、“丽”等字,这种起名字的习惯至少可以追溯5000年。
我们看一些古籍,就会发现,很多名字都带有表字。由于习惯,今天很多人仍然把“名”与“字”结合来称呼,如诸葛亮,字孔明;秦始皇,字嬴政;曹操,字孟德;杜甫,字子美;岳飞,字鹏举;文天祥,字宋瑞;刘禹锡,字梦得……
那么,为什么古人“名”与“字”有联系?“字”从何而来?使用“字”有什么规则和禁忌?使用“名”是否也讲究什么规则和禁忌?哪些人的名字可以叫“字”,哪些人的名字不可以用“字”称呼?
对于今天的家长来说,给孩子取名不可不提两个重要的法规性文件:1995年10月1日出生的小孩,须随父母一方的姓氏;1998年1月1日起,全国实行计算机录入户籍人口信息,新生儿的名字在入户口时须经过计算机处理,输上该父母的姓氏,不能再加其他字。
给小孩取名,现在已有了更多的选择。取名应注意选择字义美丽、读音响亮、意义不俗、富有内涵、响亮入耳、方便笔划、不被人名所掩、避讳少见等原则。不能用不雅的文字作名,不能有含义文雅但通俗的名字,不能随便用数个姓名称名,不能犯长辈及长辈名讳,不能使用生殖器、妇女器官、厌恶欲求等不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