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在五行怎么代表?

蒲雨甲蒲雨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趣,但是答案可能有点让人失望——金和银不在五行之中。 现在我们接触到的关于五行的知识,基本都是来自《易经》或者中医书籍。其中,《黄帝内经》是重要来源之一。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曰:“黄帝问曰: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分治五脏,何谓也?少师答曰:天地间人伦之道,莫不在此五行之中。” 这里提到了古人关于五行配属脏部的理论——“金木水火土”与“肝胆心肺脾肾”——基本一致。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五脏之气,皆出于胃;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肺;肺气郁积,复注入肝以生心火……心气盛,则下输小肠以成津液,化为气血,营养全身。” 这里的五行又变成了“金木水火土”,且与脏腑的连线关系发生了变化,原来连续的五个器官中间被切掉了“脾(中)”,多出来的“胃”位于最前端,而“肺”移到了最后边。这个变化在现在人的身体中得到了验证,因为“胃——大肠—-小肠——三焦”是一直被看作是一个整体“腹膜囊”,这条连线的改变应该是正确的。

那么问题出现了,这个“金”是什么?“木”又在哪里? 我的答案是,古书中的“金”“木”并不是具体某一种物质,而是一种运动状态或形态。 《黄帝内经·灵枢·经别》:“足少阳之筋……其结于外者,脉挟脐目,合于牙车,名曰枢持。” 这个“轴”字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古代“金木”并不指具体的金属或树木,而是一个具有柔韧性的东西可以绕着某个中心旋转,就像车轮上的那个轴一样。

现代科学证明,人是由细胞组成的,而细胞又是由细胞器构成的,细胞器是由细胞核构成的,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内有DNA……其实,古代的医家也是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构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中心就是“中”。古书中的“金木”应该指的是人体内能够进行自转(圆运动)的东西。

那“水”呢?前面说了“金”不是金属,同理“水”也不是液态的水。《黄帝内经》中的“水”是“阴液”的简称,是人体内有形无形都具有滋润作用的液体。

至于为什么把女性月经周期定为28天而非30天,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而不是二十四个节气等等,这涉及到古人如何测量这些数据的问题。古代并没有我们今天这种精密的仪器,古人是用“圭表”来测日影的,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用圭表测日影的长度,这个长度每年都是有差别的,只有当它重新回归到起点的时候,就说明一年过去了。

濮阳睿韦濮阳睿韦优质答主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哲学问题——“道可道非常道”和“无象可象故无常形”的玄学范畴的东西而已。 简单点说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没有独立存在的个体;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所以自然界中的东西都是有相生相克的关系的——就像世间一切都是相对的一样。金生水是因为金能克火,水生木是因为水能克土(生土),土生金是因为土能生火一样…… 五行之间的相性关系是存在普遍联系的,不是单线联系的。比如一个事物的五行属性是由它和其他事物的关联决定的。所以不存在单独的某一种五行的特征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世界上根本没有一种金】。而有的只是某种金的某些属性的集合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