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在五行中属什么?
“流”这个字,《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行貌”、“流动之状”;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补充说明是“流之散形也。从水,表示水流之形。 ”可见“流”的字形本身,就具有流动的涵义。而《尔雅·释天》中也指出:“流星,往来者。”“流”的本义,就是指天空中划过的流星。
那么,“流”与五行有没有关系呢?答案是有。不过,这种关系需要认真梳理才能理清。 众所周知,《尚书·洪范篇》中提出了“五行”的说法,即“水、火、木、金、土”,并且强调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水木生之,火金克之。”后来这种看法被孔子认可并在《论语·尧曰》中提出:“舜禹之际,皋陶曰:‘何故知帝舜?’曰:‘胜残去杀,舜氏而已乎!’……此乃言舜能通五行之志,以正天下者也。”孔子的意思是说,舜能够顺应五行之事,从而治理好天下。这是儒家经典中关于五行观念的重要论述。
除了儒家外,道家也对五行有所关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庄子·秋水》中描写了庄子和惠子论水的对话,其中“水”“火”“木”“金”“土”五个字反复出现,表现出道家人对五行的格外看重。同时,《庄子·庚桑楚》中提到“五行之气”可以“散之在天地之间”,表明五行之气存在于宇宙之间。另外,《庄子·大宗师》中指出“不知说(悦)生而贪生,此阴阳之气不欲见,德弗布焉”,这里的“阴阳之气”也就是后世中医理论中的“阴阳”,而“德”就是养生之道,也就是说,如果人违背了阴阳的变化规律随意妄为,就会导致生病。
总之,无论是在儒家还是在道家那里,“五行”都是一个包含丰富内容的哲学范畴。
那“流”和五行有什么关系呢?我们首先来看看古人对于“流”的论述。 东汉王充在《论衡·书虚》中说:“夫星体有光明者,日月也。其所以照灼者,光气也。其所以运行者,阴气也。”这里所说的“阴”就是后世中医理论中的“阴”,包括脏腑、经络等,它和人体内的“阳”相对而言。王充认为,像日月这样的星辰,之所以会照耀、运行,背后都是含有阴气的。
而到了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论述五劳之说时,则将五行与五脏相联系,提出了“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的意见,这里的“五劳”实际上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劳损”,而“劳”在古代除了有劳累之意,还特指房事。“五劳”其实就是指五种类型的劳损。
如果我们对比王充和孙思邈的看法不难发现,他们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都认为“流”和阴阳有关。只不过王充认为“阴阳”指的是构成万物的物质和能量形态,而孙思邈则将其限定在男女两性之上。 至于孙思邈为什么会在讨论五劳之时引入五行学说,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五脏对应五行,五行又对应季节和方位,而五脏所对应的器官又包括眼球(肝)、牙齿(肾)、肌肉(脾)、骨骼(肺)、筋(肝),这正好与人日常的行为相对应起来——眼睛要看,所以要“劳血”;牙齿要啃嚼,所以对“伤气”;肌肉要运动,所以“伤肉”;骨骼要支撑身体,所以“伤骨”;筋骨要伸展,所以“伤筋”。行为上的“劳”对应五行之中的一“行”,而季节和方位的变化,则在无形中暗示着阴阳的变化。孙思邈实际上是用一种隐晦的方式表达了五行和阴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