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属什么五行?
龙,辰土,阳土具有阳和的性质,阴土具有阴湿的特性; 凤,酉金,阴金具有凝敛的性情,阳金具有豪爽的性情; 麟,午火,阴火具有向下的浮润特性,阳火有向上的炎上特性。
古人将万物分为十类,以类相从划分五行,每个五行再区分阴阳,共成二十四种五行属性,称为“十干化五形”。其中甲、丙、戊、庚、壬五阳干各具两种五行属性,乙、丁、己、辛、癸五阴干亦各有两种五行属性,而阴干、阳干的属性是相对的。 “十干化五形”的具体内容如下: 甲木化阴土,乙木化阳土。 丙火化阴水,丁火化阳水。 戊土化阳金,庚金化阴金。 辛金化阳水,壬水化阴水。 癸水化阳木,甲木化阴木。 乙木化阳气,丙火化阴气的含义如前面所讲。这里重点讲一下戌土,辰土、丑土属于有固定根气的土壤,因此具有稳定的五行属性,而戌土、未土没有根气,其五行属性就具有易变动性。在十干化五形当中,戌土或者未土归属哪一类并不固定。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季春之末三月之末。 ”立夏,四月之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四十五度,天气渐热,植物繁盛。
中医理论认为,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与人体健康规律是一致的。古人根据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来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养生、保健。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夏季三月,天地之气互相交通,万物繁荣茂盛,这时候人们应当顺应自然气候的炎热变化,晚睡早起,中午适当休息,不要过多熬夜,以免损伤人体阳气。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阳明燥金临于节气,少阴君火在气,太阴湿土在中,太阳寒水在海。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夏季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对健康的影响。
在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在中医五行理论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脏之中,肝与季秋相合,心与冬至相合,脾与小满配合,肺与立秋配合,肾与立冬配合,这叫做“五脏应四时”。
立夏时节,肝气旺盛而容易伤害脾胃。因为季节转换的关系,气温忽高忽低,很容易让人着凉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