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五行属什么?
1、从“听觉”功能上看,耳朵属“金”。 《说文》曰:“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黄;赤为之丹朱,白为之白的,青谓之碧……”也就是说五行之金的含义与黄金无关,而专指白色矿物(如银)和青铜器中的铜(红铜为赤色);同时指出金有硬而不柔之意,故引申出坚的意思来,这样便有了坚硬、坚固等义。再从听觉的功能来看,声音能振动空气产生波传到人耳内引起人耳的感音器官——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和中耳等部位发生振动变化,再由中耳传入内耳,使耳蜗内的基底膜发生摆动,并刺激卵圆窗和半规管内的淋巴液发生波动,最后刺激耳石(卵圆窗膜上极薄的一层膜称为卵圆窗膜,由它覆盖着卵圆窗)及耳石管内的感受细胞(位觉感受器,也叫前庭器)发生激动而产生位觉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引起听觉作用。这一过程是由声波的振动频率变化引起的。由于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左右,所以频率的高低决定了声波振动的快慢,频率越快则振动得越厉害。这正好符合了“ 金 ”刚不柔的特性,因而将听觉归于五金之一的“金”是再恰当不过了。所以古代医学家将“耳 ”归入于金的范畴是有一定依据的。
2、 从解剖位置及其生理功能上看,耳朵应归属为水。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外耳道长约2.5~3厘米,呈弯曲窄细管状,其外口与外界相通,内口靠近鼓膜。外道壁由一层上皮覆盖,腔内贮存有少量的分泌物,又称耵聍。在外道的尽头处,有一突起称外道口,是外耳道的入口部位,也是耳疖肿易发生的部位之一。内道壁由软骨构成,较光滑,不易脱落物堵塞。道底被鼓膜封闭并与鼓室相接通,因此外道是外界的气体与鼓室内的气体相互流通的交通要道。 外耳道的前部稍宽,而后部逐渐变窄。其末端因有钩状的耳垂遮盖,使得外耳道变为曲线形。外耳道的后上部即鼓管的开口处,该孔的形状呈喇叭形。 鼓膜位于外耳道底部的中央,为一薄型膜状结构,呈扁椭圆形,大小约9×8平方毫米,厚约0.1毫米,表面附着着一层薄薄的黏膜。它的前面是中空的鼓室,后面贴着鼓窦。鼓室内充满液体,叫做外淋巴液,其成分与脑脊液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鼓膜的外面是空气的外耳道。鼓膜与鼓室外侧壁之间的空间叫鼓室。 在外耳道的深部有一个椭圆形的装置,即骨性外耳道。它是外耳道软骨部的骨头和外耳道壁肌肉包裹所形成的腔隙。这个腔隙由骨部与肌肉两部分组成,中间以一个纵行的肌纤维隔分开,形成上下两个腔隙,上腔的底部紧贴鼓膜,下腔的底部与咽部相邻。根据这个生理结构特点可以得知,当人们讲话或周围环境嘈杂时,为了把听到的声音放清晰些,人们会不自觉地张大嘴巴,这时,口腔中的唾液便会自然流入外耳道,起到润滑的作用,从而保护鼓膜不受损伤。 当外邪侵袭人体时,往往首先侵犯人的体表部位,且多由皮毛、孔窍侵入机体,这是因为皮毛腠理和孔窍是抵御邪气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而且古人还发现,凡是侵入人体皮毛或孔窍的邪气大都具有湿热之性,这与外邪由外界侵入机体的途径有关。因为自然界的水汽,一般都以湿热之气的形态存在于大气之中,它们可随气流飘浮到人体的面部皮肤、口鼻等处,然后通过毛孔或鼻腔进入体内而引起疾病。同样道理,由呼吸道而入的邪也多带有一定的湿气。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开窍于鼻。肺与外界相通,吸入清气,呼出浊气,通过吐故纳新来完成体内的新陈代谢活动。鼻子是人体与外界的通道,如果此通路被阻塞,则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耳亦属于孔窍之列,它与鼻孔一样都是人体与外界沟通的重要管道。另外,中医还认为肾开窍于耳,所以耳又与泌尿生殖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3、 “肾主藏精,开窍于耳”之说,源于《灵枢·脉度篇》:“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这里所说的“肾气”实际上是指肾脏的精气而言。《素问·六节藏象论》又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肝者本脏之体,魂之居也;肺者相之本,气之主也;脾者五脏之本,魂之居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可见,这里的“肾气”主要是指肾脏的精气所化生的阴精而言。由此可知,这里的“开窍于耳”并非指耳朵本身而是指通过耳朵反映肾的功能状态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