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胜多故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商,在牧野誓师,有800诸侯不期而会,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而根据考古材料得知,晚商的都城——殷墟,其非农业人口是近十万,所以商纣王在阵亡1万7千人之后,尚有兵力10万以上。
公元前353年,桂陵之战。魏国为伐取赵国,举全国之兵出征,而齐威王认为魏军疲惫不堪,准备伐魏。
公元前341年春天,魏国准备再伐鲁国和宋国,齐威王又决定伐魏,孙膑用围魏救赵之计直趋魏都大梁,庞涓回救,两军对峙于桂陵。魏将太子申统御的魏军10万之众,被齐军所“败”,《魏略》称:太子申生擒,将军被虏。
孙膑提出“批亢捣虚”之策:魏国精锐集中在南线齐楚战场,北线必虚,若能乘虚而入,直取魏都,则魏军必回救,退可攻魏都大梁,与国内亲楚势力结合,立太子申为魏王,瓦解魏国;若魏军仍南进齐楚,则可攻占战略要地平陵,使魏军不胜而还。
公元前260年,秦围赵。赵将赵括勇而无谋,率兵15万直入秦军,中秦军诱敌深入而全军覆没。秦军乘胜挥师东进。公元前258年十月,秦将白起率军逼近邯郸,史称邯郸之战。齐、楚联盟闻讯派出精兵10万救援赵国。
公元前205年3月,韩信率领1万余汉军乘胜东进,攻取齐地临淄,齐王田广和丞相田横惊慌失措,放弃临淄逃往高密,派龙且向楚军告急求救。项羽于是派龙且率20万楚军救援齐地。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战争结果是孙、刘联军的胜利,曹军战败北回。此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