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讲什么故事?
《孔雀东南飞》是保留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的民间故事,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和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全诗357句,1785字。它详细叙述了东汉建安年间,豫州武陟(今山东鄄城北)人刘兰芝与庐江府小吏焦仲卿的爱情故事,故事凄婉动人,特别是焦、刘两个年轻人牺牲生命的反抗行动,具有震撼人心力量。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刘、焦两家合葬马鞍山,“郁郁登郡门”,“泪为墓泉水”。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他们的幸福祈祷,也是对封建制度的揭露和抗议。从故事的结局中,透露出人民群众对这桩婚姻悲剧的深切同情和强烈的憎恨。由于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完美,所以,千百年来,它不仅在我国人民中广为流传,而且远播海外。日本一些学者认为“南朝后中国抒情诗进入了成熟期,但中国叙事诗的黄金时代却在汉代末期”,所以认为《孔雀东南飞》“在日本很受欢迎”,“我们尤其应该重视它”。
《孔雀东南飞》真实地再现了封建社会中夫妻别离、生命消陨、鸳鸯永诀的历史悲剧。从内容上,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封建婚姻的血泪史,是一部摧残青年男女身心健康的血泪史,是一部揭露封建家长制度吃人嘴脸的血泪史。作品从焦仲卿、刘兰芝的家庭婚变着笔,以时间为经,以仲卿、兰芝的爱情纠葛为纬,以刘焦两家人在“遣归”“遣返”问题上的矛盾为主线,通过激烈的戏剧性冲突、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以及具有个性色彩的人物语言、行动,刻画了主人公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吃人礼教的反抗精神,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和焦仲卿这两个具有艺术魅力的典型人物形象。作者对仲卿、兰芝的坚贞爱情和反抗精神,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对兰芝和仲卿以及自挂东南枝的刘兄二女等的被吃,表示了强烈的愤怒和无比的悲哀,对以焦、刘二母为代表的封建势力,表示了深恶痛绝之情。
《孔雀东南飞》“多关人心”、“意旨殷勤”,它在艺术结构上,具有非常谨严的特色。全诗按情节的发展分为五部分:一、开端部分写兰芝被遣。二、发展部分写兰芝抗婚。三、进一步发展部分写兰芝殉情。四、高潮部分写二青年合葬。五、结尾部分写化鸟警世。全诗叙事集中而紧凑,情节起伏跌宕而有序,顺叙和插叙相勾连,现实主义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相结合。诗中既有大段的对话以供刻划人物,也有对人物作素描式的刻画。这首诗语言优美、精炼。如刘兰芝和焦仲卿“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是多情的,炽热的,刚强的。又如刘兰芝临别梳妆时的“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是传神之笔。再如“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等等,都是诗中写得非常精彩之处。诗中采用的互文、排比、叠词、比喻、起兴和五言句法等表现手法,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这首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都很强,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