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故事怎么写?

勾坤勾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要明确目的

学习故事并不是为了让教师了解幼儿的“故事”,更不是让教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解读幼儿的行为。我们要学会跳出自己,把自己放在幼儿的位置上,了解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幼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和资源来推动他们的学习。

在了解幼儿如何学习之后,我们再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组织幼儿活动是不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们是不是以幼儿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来提供帮助?我们是否关注幼儿学习的兴趣、态度和积极性……

学习故事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反思性的教育方式。通过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在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教育行为对幼儿的启示,而且能更好地理解幼儿、尊重幼儿,并基于幼儿的视角重新审视教育,进而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

2、要有敏感性

敏感性是指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要细致入微,并能觉察到幼儿的行为、情绪或环境中的细微变化,并作出合适的反应。

第一,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教师要像儿童一样充满好奇、充满智慧,会关注周围的每一个人和事,善于发现并抓住教育的契机。

例如,在户外活动中,小玲独自站在一个空沙池前发呆,神情很紧张。教师可以走近小玲询问她发生了什么。小玲说:“这里有一个大洞。”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讨论大洞是什么?大洞在哪里?然后和幼儿一起查找原因。最后告诉小玲:“因为雨水、风化的原因,土壤的黏结力和稳固性变差,土就被风化了。”这样教师就巧妙地将科学活动融入幼儿的日常游戏之中,既引导幼儿思考,又帮助小玲化解了紧张的情绪。

第二,教师要倾听幼儿的心声。教师不仅要通过观察感知幼儿的心理需要,更要通过倾听幼儿,走进幼儿的内心,发现幼儿的想法并及时回应。

通过倾听、观察幼儿的言行,进而分析幼儿的行为、情绪,教师才能理解幼儿,正确把握幼儿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幼儿。

3、要提供学习环境

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材料,提供多样化的探索环境,引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获得新知。

第一,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师要熟悉幼儿园的课程目标,结合《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相应部分的相关要求,设计环境,投放材料。如在幼儿学习“水果”这个主题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品种多样的水果;提供观察水果特征的方法;提供水果切分的方法,以及水果的多种食用方法。这样,就能满足不同水平的幼儿的需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第二,要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提供的资源不仅要符合幼儿的学习水平,还要具有挑战性,让幼儿跳一跳才能摘到“苹果”。在探索过程中,幼儿会产生“难为情”“挫败感”,这是十分正常的。教师应引导幼儿坚持,让幼儿在体验失败和情绪体验的同时获得新知。

第三,要提供真实的环境资源。教师要关注幼儿生活,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物品开展活动。如在“春天”这个主题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寻找春天,观察春天,听春天、触摸春天,进而理解春天;在“秋天”这个主题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树叶、品尝瓜果等来理解秋天,让幼儿感受到自己与周围世界是一体的,是自然的一份子,是环境的一部分,进而产生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