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院是指什么?
“大院”这个词是我的主观臆断,没有任何官方定义或者严格区分标准。我所说的“大院”,是相对于“小街陋巷”而言的,泛指一些比较整齐、宽敞的居民区。
我个人认为,北京的“大院”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单位组织建设并分配给职工居住的福利分房。这些大院一般占地比较大(相对现在的住宅用地),有比较规范整齐的楼宇和庭院(相比胡同里的居民房);而且由于当时物资匮乏,住房极度紧缺,因此尽管这些大院建设了多层住宅,但其密度是比较低的——这从当下许多大院的居住环境和人口来看,已经是不可想象的了。 当时国家经计划经济,各地普遍存在着大量基建项目,而很多基建项目都是由军队工程部队承担,所以也诞生了一大批类似今天的城投公司的地方国企,它们承担着为职工盖宿舍的任务,因此也形成了今天许多人对“大院”的最初印象。
我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曾经住过几年大院——虽然不是军人营院但确实是单位分的福利房,因此对于大院的生活有着比较深刻的记忆和感情。 我小时候的大院里住着很多我童年的玩伴,住的是单位统一建的一层小楼,院里种着高大的杨树,夏天的晚上,在杨树的阴影下,我们捉迷藏、骑自行车、踢毽子……那时候的感觉就是,小院就是我们这个年纪孩子快乐的天堂。 等到我们这些孩子慢慢长大离开了家,到了上学和工作的年纪,大院就换了另一副模样——年轻人成了这座院子里的主体居民,他们有的是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有的是来自五湖四海闯荡北京的打工族。
年轻人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他们对空间的需求与小时候的我们截然不同——那时候人们刚刚摆脱饥饿的困扰,对于食物最为敏感的饕餮族还没有形成,因此大家对于美食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不像现在),而睡觉的地方只要有个安身之地即可,因此我们发现了价格实惠面积大的民房和租铺面当宿舍的外地人,于是大兴土木,把过去整齐划一的院儿,变成了鱼龙混杂、遍地苍蝇馆子和地摊的社区。 不过尽管大院的面貌发生了极大改变,但它那独特的属于首都居民的独特生活气息还是保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