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是怎么来的?
“北京时间”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理时间,而是一种近似于“东八区标准时间”的概念,它以东经120°为中心,将中国划分为四个时区(加上东北和西北地区共五个),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对应的地理时间是该时区“北京时区”的本地时间,即“北京时间”(注意不是“北京时间”)。 举个栗子:当您看到“北京时间×点×分”的新闻报道或天气预报时,“北京时间”就是新闻中的“×点×分”,而这里的“×点×分”是文章撰写地的标准时间,可能比“北京时间”快了1秒到数百秒不等,具体快慢取决于文章的撰写地在中国所处的位置(最南或最北的地方)以及季节的变化(春秋夏季白昼较长,夜晚较短;冬季反之)。 如果一篇文章中同时出现了“北京时间”与“当地准确时间”两个时间,那么它们应该具有相同的小时数构成,例如: “北京时间8月8日17时54分36秒”与“云南禄劝县8月8日17时54分时19秒” ——这里的时间都是指“北京时间”。
如果同时出现的时间有不同,则意味着发生了延时,例如: “北京时间8月8日20时25分10秒”与“青海格尔木测得8月8日20时25分时8秒” ——这里的时间都是指“当地准确时间”。 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中,通常使用UNIX时间戳或者ISO 8601标准表示日期和时间,二者都用自1970年1月1日00时00分00秒起算的“时间戳”来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由于“时间戳”概念的引入,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直接采用“当地时间+时间差”的方法确定“北京时间”。
当然还有另一种简单方法:只要记住“每逢闰年加一天”的原理即可。因为公历的平年和闰年相差的一天会累积到下一年,所以每过几年就会有一个闰年,在闰年所增加的这一天里所有的时间都比上一个闰年增加了1秒。无论农历还是公历,每过几年添加的这1秒最终都会“补”到“北京时间”当中去。 举个例子:
2016年是闰年,增加了一天,因此“北京时间”在这年里增加了1毫秒。
2015年是平年,“北京时间”这一年里没有增加。
2014年是闰年,增加了一天,因此“北京时区”比“东八区”快1秒。
2013年是平年,“北京时区”这一年里没有增加。 2012年是闰年,增加了一天,因此“ 北京时区 ”比“东八区”快2秒。
以上各年份之间分别相隔3年、4年甚至更长,经过这么多年的累积,现在的“ 北京时区 ”已经比“东八区”快了6秒!为了精确计时和传递时间信息,世界各个地区按照统一时间表的原则设立了全世界统一的基线,叫做国际原子时,用TAI表示。我国使用的是国际原子时UTC(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