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明星什么喜?

安婕妤安婕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第一次在知乎回答问题……

先简单介绍一下背景,本人住在四川北部达州地区某小县城里,这里属于川东北(或者川东)地区,靠近万县市、广安、南充等地,距成都两百多公里吧。 这里流行的是四川话(我至今听不懂多少普通话),娱乐主要是打麻将和看电视,电视节目主要看当地和重庆地区的频道,其中有一个叫《天天乐》的综艺节目十分受欢迎,记得里面有个经典镜头是主持人问一个男的“你妈贵姓”(我妈真姓这个),还有一次是一个男嘉宾说自己是“三胞胎”,后面一个镜头是自己被妈妈罚跪搓衣板。 这个节目里的笑话和游戏也十分经典,比如“石头剪刀布”,我至今能够背出很多种玩法以及对应的口诀;比如“猜字谜”,我也能猜出来一些简单的,不过让我记忆最深的还是那个“鸡飞蛋打”的游戏。

关于这个游戏的规则和口号,我现在还记得,只不过说得不太准。游戏规则大概是这样的——两个人手拉手站成一个大圈,围成一个“围墙”,一个人进“围墙”,另一个人喊开始,然后那个人就要想办法用身体的冲撞把前面那个人撞到,同时自己不能被撞倒。这叫“鸡飞”。这时另一个人就得迅速跳出去,否则就被“蛋打”了。这个游戏十分考验反应能力和配合能力。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有个人没掌握好,把自己撞倒了,结果后面的人一个接一个都被撞倒,场面很囧。

这个节目是我最喜欢看的,每期都不错过,所以印象也很深刻,其他细节我也记得不少,不过现在重看已经没有了感觉。这个节目在我心里的地位很高,因为后来上大学到外地工作,遇到外地人就会下意识介绍我是达州人,然后听到他们没听过这个节目时会很惊奇,因为这个节目真的很出名。

对了,说到这个节目的名字也有点意思,为什么叫“明星大杂烩”呢,是因为以前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电视台,这个节目是省级卫视推出的第一个节目,所以名字叫“明星大杂烩”,听起来就像各省明星的聚集。其实里面大部分人都不是真正的明星,只是一个代名词而已。

廖一睿廖一睿优质答主

杜甫的好友王倚是长安人,官至殿中侍御史。安史之乱,他曾随玄宗皇帝去四川,后来又一同返回长安。他好吟诗,也能写文章,可惜水平不高。巴蜀的士大夫和一些无聊的文人很喜欢他,把他叫作“巴蜀明星”。杜甫对这种不按文学创作规律办事的现象深为不满。他虽然也写过《奉送魏南西邻曹赞府还长安却寄岑参范季明》诗,赞扬王倚回到长安,对巴蜀文人是很大的鼓舞,但诗中还夹杂着另一层意思,就是说他们在王倚走后思念王倚,正像“蜀茶恶重芦,有如饮败汤。巴酒无销愁,还添旅情长。割弃人间事,往追鳌上仙”。这里用巴蜀士子对王倚的想念,反衬出王倚水平极低,所以,人们只能在他的作品中喝到“败汤”,只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寻消愁解闷的办法。既然是“败汤”又怎么能消愁呢?所以还得“添旅情伤”。杜甫用“割弃人间事,往追鳌上仙”这两句结束上文,含讥带讽,把“巴蜀明星”一词贬得体无完肤。

对于巴蜀文人,他一方面极力提携,一方面又恨铁不成钢,写诗苦口婆心地训诫他们:“文章虽自力,亦已强雕镌,宝应中初到,犹是斗绝坛”(《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他们虽然已很用功地写作,但比起其他地区的文人,仍逊色很多,他们的作品虽然已有所进步,但距离好作品的要求还差得很远,还只可以说刚刚登上文坛。

总之,杜甫对“巴蜀明星”这个头衔,不仅不感到骄傲,而且认为很可笑,很尴尬,他总是利用写诗的机会,借褒带贬地对这个不恰当的称谓进行抨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