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是属于五行哪一行?
《黄帝内经》有言,“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也就是说,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自然界的变化,主要是五行、六气的变化。那么什么是五行呢?木火土金水五个字代表了五行,而每个五行分别代表五时:春、夏、长夏(仲夏)、秋、冬。
五行与五时的对应是固定的,但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却是不断变化的。为什么变化呢?因为六气——厥阴风木、少阳火热、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太阳寒水、厥阴寒水在影响它们。 比如说冬季属水,而水克火,所以冬季应该少食辛辣燥热之物;春季属木,木生火,所以要少食生冷之物等。这都是顺应自然界的五行、六气变化的规律。
而十二月节律,是以十二地支表示的。十二地支除了表示月份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记时。一天有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都是两个小时,一个周期循环。 而古人根据月相圆缺,把月亮运行分为十二个状态,与月相相对应,叫做“十二月生辰”。它对应的不仅是月亮变化,同时也体现了五行、六气的作用关系。
怎么理解这个意思呢?比如亥月(十月),十月的月亮呈半圆形,也就是“阳盛阴微”的状态,属于“阳明”阶段,这个时候五行中的金开始发挥作用了;而子月(十一月)的月亮变圆了,也就是“阳极阴微”,属于“太阳”阶段,这个时候火就开始发热了……每月的月初,月亮处于新月状态,这时候五行中水的力量最弱,而木的力量最强。
通过月相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到五行、六气的作用情况。而这种作用是有时间规律的,它是“因时制宜”的。我们对于饮食方面、养生方面的选择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因时制宜”。 这是中医养生非常精华的部分,同时也是最难做到的。因为需要很有耐心的去积累,并不断地自我完善,非一生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