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关是什么颜色?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中医所说的“五色”与相学中所指的色彩是有一定区别的! 在中医典籍中,所谓五色指的是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并称之为“五时色”或“五脏色”。 那么,为什么中医以五色作为判断病证性质的依据呢?
原来,在远古时代,人们主要凭借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指导劳作和繁衍,天象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人认识世界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五色则是由日、月、五星(金、木、水、火、土)运行所形成的。所以,古人将这五色作为“天时”的象征。并且用它们来判断季节、预测收成以及制定祭祀等等活动。
《礼记·月令》中有记载:孟春,色尚青;仲春,色尚红;季春,色尚黄;孟夏,色尚赤;仲夏,色尚白;季夏,色尚黑。 五行色的变化实际上就是随着四季更替所产生的规律性变化。
然而,这种变化并不是绝对的。例如:气候反常,年份多有“闰月”,那么五行色的顺序就会发生“倒置”——即下一个月的颜色会是上一个月的颜色。因此有“三月者,四月之余也,五月者,六月之余也……八月者,九月之余也”之说(《五经要义》)。当然,这种情况极为少见。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中医学所理解的“四时五色”是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总结出来的一套用于指导养生和诊疗疾病的理论。它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反映了古人认识世界的方式。但这套理论体系缺少科学依据,是一种经验性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