芃五行属属什么?
《说文解字》中解释很详细了,“艹部”:“芃,草茂。从艸、彭声。”“木部”:“蘋,水草也。从艸、平声。”“菲,艸也。从艸、非声。”这三字都读作péng。 “芃”指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声);“苹”是指一种草本植物(形声);“菲”是指一种灌木或小乔木(形声) 这三个字现在统一读音为féi。 这是汉字简化后的结果,“芃”简写作“芬”,“菲”简写作“非”。而“蘋”作为水藻保留了下来。 所以从字形上看,这三个字关系是很清楚的。
我查了一下,古文字学界一般都认为“芃”和“菲”的本字是同一个字,即西周金文里的“夆”。也有少数意见不同。“夆”字从艸,音同“蜂”。我认为这个看法是正确的。因为能对应上字形,而且金文中“夆”字多写成“或”。西周晚期青铜器何尊铭文中有一处就写作“蜂”,这应该是传抄错误。 那么问题就来了。“芃”“菲”的本字是“夆”,这是一个形声字。可是我们现在用的“锋”“芬”“纷”等字都是从“夆”得声的字,它们的形体发生变化了吗? 没有!一个字一个字形的演变是这样的: 从“夆”——>“峯”——>“豐”——>“鋒”——>“分”——>“汾”——>“芬”——>“紛——》“烽”——>“锋” 也就是说,“峰”“芬”等的声符“分”发生了变形,变成了今天的字形,同时保留了发音。 而“芃”“菲”的本字“夆”却没有发生同样的变化,说明它是一个独体字而不是形声字。所以两字的发音也就没有发生变化。 那为什么“峰”“芬”的发音改变了而“芃”“菲”却保留着呢?我想可能是这些字在简化过程中,“丰”和“分”互相混淆了,所以把“峰”“芬”的“夆”简化成了“丰”然后发音也随字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