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五行是什么?
五行的说法出自于《尚书·洪范》,原文是“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这里面其实只有四个象,即水、火、木、金;土不是五行的其中一个吗?怎么变成了四个呢?这是因为在东汉的《汉书·地理志》中补充了“中央黄土”的概念并由此衍生出了“土居中央而四方高,中央低”的卦象,同时因为“土爰稼穑”又引申出“土生万物”的含义。所以后来的阴阳五行学说都以“四象”为主干发展起来。
所谓“四象”也可理解为四季春夏秋冬,因为古人发现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有一个月节气是从春分或秋分开始然后沿着正午太阳方向移动的,这就是“两仪”的概念(两仪就是阴阳),再进一步推论就有“四象”了——“春”有“少阳”,即阳气初生;“秋”属“少阴”,即阴气初生。以此类推。 这“四象”最终成了古人划分天地万物的标准——天上有“四象”,因此有“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说法;地上也有“四象”——东南西北中,每方都有属相,而且与天上的“四象”相对应,因此又有“青龙腾挪、白虎咆哮、朱雀燃烧、玄武蛰伏”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