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是什么五行?
上面那位答错对象了,应该是问“子”的五行。 “子”在周易中代表的是地支,十干配十二支,每个地支都有对应的五行。 子时是23点到1点,属夜半,此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天地间一片漆黑;丑时1点到3点,鸡鸣,月亮在东方高挂,天地开始逐渐明亮;寅时3点到5点,昼始,日出东方,为卯时。
因此按阴阳五行来分,子时属于阴盛阳微,所以是水;丑时是阴阳交接之时,阳气渐旺,所以是土;寅时是阳盛阴微,所以是木;卯时是阳极阴微,所以是金;辰戌丑未四个时辰均为土。 至于为什么把水放在火旁、木放在金旁的下面,这是古代人的一种思维定式,即以类相从。因为在古代,科技水平有限,人们对于自然现象无法认识清楚,就把一些自然界的现象归到一起并进行归类。比如古人发现雷与闪电总是伴随着雨出现,就把它归到水一类里;看到刮风下雨天气就会变冷,就认为风和雨都属于水(其实风是空气流动现象);看到树木可以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就认为它是阳性;同样看到树根深扎地下,就认为是阴性等。这种以类相从的方法虽然在现在看起来很幼稚,但在当时确实是一种进步。
以上是我个人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对,欢迎指正!
“五行”是东汉人提出的,而不是先秦时期提出来的(因为西汉之前没有“五德终始说”) 汉朝建立以后,刘邦觉得自己的功劳太大了,要找一个理由来解释自己为何能够当上皇帝,于是找来了《老子》(也就是后世所说的《道德经》),其中说到“水德”,又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论出刘邦的水德。所以汉高祖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并得到了“水德”;而王莽篡位后称帝并且把国号改为“新”(新字有“木)”,自然就是土德了;汉武帝刘彻的年号为元封,其谐音为金水(金生水),当然也是金水德了……
后来的三国时代曹魏代汉时,为了显示自己有正统地位,便用五行学说论证自己的合法性——曹操认为自己是土德,因为他是魏郡人而且是土形的人,而且出生在冬至。后来孙吴又改成了火,理由是孙坚是火形的、孙策的生日是在冬至,吴王孙权也出生在冬至。
再后来的东晋时,人们又开始玩新的把戏,比如王导认为他母亲怀了他的时候梦见赤光绕屋,认为是火德;王敦则认为应该是土德。最后双方各执一词,只好请出《春秋》和《公羊传》来定夺,结果他们赢了,王敦获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