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字五行属什么?
“寻”字的五行属性应该为金,具体理由详见下文解释。 1、《说文》曰:从辵寸。会意。按今字从之甚多,而古文中惟以寻丈二字用之。凡言寻尺者皆后世之所加也(如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六尺曰丈之类)。盖此字本以表短者之意,故得以为量度之名耳。然《考工记·匠人篇》有咫、有寻、有丈,则古亦有尺矣。寻与咫又皆谓人之步长,故知其始皆以为步数。 2、徐锴曰:「《周礼》有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引《诗》云:「彼疏斯寻。」传曰: 一寻为一握。
3、段玉裁注曰:《诗·郑风》:「洵直且武。」「洵」与「循」同,毛传曰:「循,一寻。」是古谓之寻者,人一步之广也……《史记·张仪列传》:「秦地截长补短,方数百里。」《苏秦传》作「方六七十」,则寻常亦称七八十尺为寻丈矣。
4、王念孙《读书杂志》曰:《荀子·正名篇》:「一尺二寸曰寻,倍寻曰常」,音义并同。《释名》曰: 常,长也;倍寻而有稍长焉,不失其序也。寻丈之言或由於此。 5、清代学者俞樾认为以上说法都错了,他说:「《考工记》中无尺字。『尺』者,后人所加也。《左传》定公十四年,吴人入皖,使舒鸠氏守舒。子展曰:『若孤属事君,求食於皖,以给江东之不足;今始遭乱而不能供君,又有大罪。敢乞舍以听命。』杜《注》曰:『八尺曰寻,倍寻曰常』,是《左氏》及《国语》皆无尺字明矣。」 6、现代著名字典学家郭锡良先生认为「尋」(xún)的本义当指「古代的一种步行速度单位,即五步」,因此他的看法跟俞樾一致,他认为「寻」字并不表示长度单位而是表示行走的速度和时间单位,后来才演变为长度单位的名称。 7、综上可知,「尋」(xún)在古代本意为行步五米的距离,相当于今天的十五米左右的长度(因为古时一夫受田百亩,一步合今六尺,五亩二尺,而一寻十五尺恰好五亩),所以它的五行属相应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