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五行属什么?
一、午时,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13时)。此时太阳直射地球赤道,于北半球各地都是白昼最长的时候。在天文上指当太阳运行到黄经75°时为夏至点,届时北半球地方时为午时的白天时间达到最长的“夏至”节气到来。
二、五行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之中,原文为“五行:一曰水 二曰火 三曰木 四曰金 五曰土 五行之序,水火金木土;五味,辛甘苦酸咸;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声,宫商角徵羽;五气,寒暑燥湿风; 五方,东南极北西中和。”这里首次提到了“行”的概念,但并没有形成后世所讲的五行学说,这里的「行」是「顺序」和「行列」的意思。而在春秋时期的《左传》中,则出现了以「行」来概括五方的记载,如「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僖公三十年》〕』中的“行”指的是“道路”,又如《国语·周语下》中有「若宫墙,惟斯及其出入,是谓大道”,这里的“行”也代指道路或者路径。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五行」的「行」在当时的意思是指像行走一样的「道路」和「行为」。而到了汉代的董仲舒时期,他的哲学体系中把「五行」定义为相生相克的五种物质,并且赋予了这五种事物特定的属性。
三、由上面的论述可知,五行的「行」是「道路」或者「行为」之意。既然午时属于日中之意,那么它代表的道路就是太阳运行的轨迹——黄道。至于为什么不是白道呢,因为人们观测天体的时候发现,太阳并不是每天都在同一个位置,而是会绕着银河系转一圈然后再返回原位。这个运动轨迹类似于一个椭圆,而黄道就处于这两个焦点之间的一条大圆轨道面上。另外由于月亮也会绕着地球转动且每月都会重复一次从朔到望的过程,因此古人认为月亮也有自己的一条轨迹,称之为白道。之所以将「午」与「行」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午时阳光最为强烈的原因吧!
午时的五行属「火」而非「行」也非其它。